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本科生工作 > 正文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年学生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0-11-29 作者:admin 编辑: 点击:

按照校党委及学生工作部对学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并结合了我院的实际情况,2009年材料学院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突破口,以综合测评办法为指挥棒,以理顺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为抓手,以全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以学生安全管理为基本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在开创我院学生工作新局面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回顾一年来我院所做工作,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收获,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现做出如下总结:

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构建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网络化培养模式

目前,材料学院本科生共有党员100人,其中正式党员48人,预备党员52人,占全院本科生(1436)的6.96%左右。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学生党支部建设, 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践,学院学生党支部建立了一整套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考察、发展的程序体系。

(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按照“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的方针,学院党委在严格推荐选送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院党校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针对新生的教育、培养有针对性提前介入,倡导既要学习理论,又要注重实践,不搞空洞说教、理论灌输。结合新生特点与实际,学院形成了入党积极分子有一个系统、全面而又真正引起思想共鸣的入党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以求早日符合党员条件,增进他们的“党员意识”。

1.入学前学生党支部查阅新生档案,注意发现骨干和积极分子。

2.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留出一定的时间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使他们一进校门就能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鼓励新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通过新生入党教育,递交申请书的同学达到了全体新生的85%

3.学生党支部根据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选派优秀的学生党员到各个新生班级担任辅导员助理,使他们不仅在思想更多地贴近大一新生,有利于发现、考察、培养工作,而且可以在专业学习上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4.学生党支部组织班级成立“MM理论研讨小组”,开展自我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

5. 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经常性党的知识的学习。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定期进行培养考察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

(二)、建立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网络化培养模式,健全党员培养、管理责任制。

学院党委根据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建立支委联系正式党员、正式党员联系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联系积极分子的网络化培养模式,形成了每位党员既是被培养人,又是培养人的局面。培养联系人要定期了解被联系对象的情况,开展经常性谈心交流活动,进行考察、指导和培养,定期写出考察意见和进一步培养计划,并随时向党组织汇报被联系对象的表现情况。培养联系人与被培养人进行学习交流,并进行学习辅导。在此过程中,严格落实“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原则,要求每个培养联系人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协助党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党的基础知识,从各个方面给同学予以指导,帮助他们在思想认识、理论水平以及专业学习上不断提高的任务。

建立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网络化培养模式,理顺了发展党员流程,避免学生发展前由于时间紧、文字材料多、任务重而引起的错误;建立网络化培养模式对积极分子进行跟踪培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他们,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了积极分子尽早成熟;网络化培养模式不仅保证了被联系人及时、长期、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同时使得党员自身在辅导过程中受到再教育,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网络化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培养、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经常性,为党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年度共发展党员47名,有51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三)、发挥党团阵地作用,加强思想教育。

学院构建了以党、团校建设为重点,以MM学习研究会为龙头,以团支部为阵地,点面结合的思想教育体系。本年度,学院协助党校举办了第十六、十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有91人参加了培训;举办了2009级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目前2009级新生递交入党申请热情高涨;举办了团校学习,共9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学年指导各团支部开展团内学习,编印下发了团支部学习辅导资料;召开学生党员大会,分析现状,明确要求;辅导员也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了指导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个别谈心、密切与家长联系、主题班会、参观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四)、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践行科学发展观。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院始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抓科学发展观实践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了以“学习科学发展观,向祖国六十周年献礼”、“民族团结共谱华章”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组织;围绕纪念建国60周年、纪念“一二九”运动74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建团87周年 根植净土 播种明天”开展开展了慰问老红军、参观烈士纪念馆、观看爱国电影、植树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等,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二、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突破口,促进规范化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规范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引导工作,使学院工作更好的发挥教育、管理、服务和引导的职能,一年来,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先后制定了《材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管理制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材料学院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共青团4166am官网登录委员会章程》、《材料学院学生会章程及规章管理制度》、《材料学院社团联合会章程及规章管理制度》、《材料学院阳光爱心学校管理章程》等十余项工作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的草案由学生代表或全体学生讨论后,针对提出意见和方案,进行修改,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完善,狠抓落实,使学院学生工作有章可循、有奖有惩,向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迈进。

三、以综合测评办法为指挥棒,加强学风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奖助学金在我院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发挥综合测评办法指挥棒的作用,大幅修改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综合测评分满分为100分,总成绩=学习成绩分+德育分+加减分,其中“学习成绩分”是一学年各门课程成绩加权后的总平均成绩,权重为90%,而以前的测评方法中学习成绩的权重仅为80%,学习成绩权重的增加旨在引导学生当以学业为重;新条例中德育分满分各5分,而以前的综合测评方法中德育分的基础分高达为13分;以前的方法中加减分项目较少且担任社会工作最高加分达3.0分,在改进后的综合测评办法中限制了担任社会工作的加分值——最高分仅为1.5分,此项分值降低旨在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在加减分中新增条例明确规定了发表学术论文或其它文章、参加学科竞赛与科技发明、受到校级以上表彰的加分值,如: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文章第一作者加3.0分,第二作者加2.0分,第三作者加1.5分;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文章第一作者加2.5分,第二作者加2.0分,第三作者加1.5分;全国性刊物发表文章第一作者2.0分,第二作者加1.5分,第三作者加1.0分;在省部级刊物发表文章,第一作者加1.5分,第二作者加1.0分,第三作者加0.5分;在校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第一作者加0.7分,第二作者加0.3分等等,以此为指挥棒引导学生注重综合素质的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发表学术论文。一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级学术竞赛中屡传捷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吉林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成功参赛两项;

2009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中,我院共有26项共100多名同学积极申报,其中国家级资助项目3个、校类一级资助项目5个、校类二级资助项目9个;

17人参加“吉林大学—丰田汽车合作项目”。

2008/2009学年综合测评和各类社会奖学金的评选推荐工作中,学院共评定出21名国家奖学金、43名国家励志奖学金、327名学校奖学金,361名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20余名同学获得STX大连集团奖学金等其他各项社会奖学金 。

四、以理顺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为抓手,强化队伍建设

材料学院学生工作面临着跨校区办公、本科生数量多、辅导员配备不足仅有两名专职辅导员且均为刚毕业本科生工作经验少的困难,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716,远远大于教育部要求1200的配备比例。为了保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学院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补充学生工作队伍,努力克服困难。

(一)、依靠学生干部,开展朋辈教育。

学院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在同学生的工作过程中掌握一些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的优势,建立学生干部与辅导员的日信息报送机制,将学生的情况及时的反馈给辅导员,从而有利于及时的解决问题,并使他们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加强对学团委的指导,对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爱心学校各部门进行了精简与重组;制定学团委各项规章制度等;完成新一届学学团委的换届工作;选聘优秀学生担任2009级辅导员助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习。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朋辈教育,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为了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聘用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市场科老师、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为兼职辅导员;制定了《材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由两名专职辅导员分别负责学生工作、团委工作,加强内部配合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根据他们的工作实绩、思想素质和各人专长,提供各种施展才华和体验成功的平台和到外校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六、以学生安全管理为基本点,扎实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年级大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在校园内悬挂安全教育警示标语的条幅、教学楼内展示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展板等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每周检查学生寝室进行安全排查,目前违章电器的使用数量已经趋于零;组织开展防火疏散演习,提高学生防火意识,增强逃生技能。通过以上措施,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并解决,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了安全保障。

2、强化基础管理。以安全稳定为首要工作目标,科学管理、分类指导,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辅导员深入细致的工作,一年来我院学生工作整体状况稳定有序。学生工作办公室进一步完善学生基本状况、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党员、贫困生、残疾学生、需特别关注学生等档案的建设,做到心中有数;关心交流至外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考研学生的复习迎考工作。

3、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组织好2010级新生接待、顺利完成新生军训,召开了新生家长会,开展了专业介绍等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加强新生对学院的了解和对专业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选拔优秀学生到新生班级中担任辅导员助理,帮助新生顺利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并在思想上引导其积极追求进步;开展新老生座谈会,有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4、开展文体活动浓厚校园氛围。为了在校园内形成健康生活、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笑严寒材料壮志惊乾坤”为口号的晨跑活动、足球赛、篮球比赛、“雅仕杯”台球比赛、毕业生晚会、acer明星制造——百脑汇首届全国高校才艺大赛、“魅力社联缤纷社团”大型社团晚会、狂欢舞会等一系列活动,并在吉林大学“院系杯”足球赛决赛中获得亚军,创造了院队成绩的历史最好成绩。通过多样性、经常性的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活,锤炼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强健体魄,展示学院学生健康、活泼、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了校园文化。

  5、积极开展甲流防控工作。2009年甲型流感大肆传播,针对教育部以及学校下发的关于积极防控甲型流感的有关精神,对甲流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有效的部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制定了《材料学院甲流防控预案》,要求每位同学每日严格执行三检工作,每个班级设置疫情监督小组,每个寝室的寝室长为监督员,每天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向学院上报相关情况,截止到目前为止累计收到邮件、短信1452封。学院重视在甲流防控期间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工作办公室通过多次召开班级会议、学生干部会议、发放甲流防控宣传单等方式向广大同学宣传“甲流可防可治不可怕”,努力安抚不稳定的情绪;号召下志愿者积极踊跃地为隔离的同学捐赠期刊、杂志等图书,将捐赠的书籍送到被隔离同学手中,并对他们的病情表示慰问;为隔离的同学发送内容诸如为预报天气、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时事新闻、校内通知等,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为每个寝室发放了消毒剂,带领同学制作简易消毒喷壶,监督各寝室的消毒工作。学院上下齐心,紧密结合,积极防控,取得了甲流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截止127日,医院隔离的学生共计74人。

五、以全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关注特殊群体

1、落实扶贫助困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贫困生是材料学院学生中一个较大的群体,我院经济关注对象共有430人,其中一般经济关注对象288人,重点经济关注对象142人。有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针对贫困生的情况,学生工作办公室严格按照《吉林大学本专科生经济关注对象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做好本学年2009级贫困生调查摸底和全院新一轮贫困生认定工作;为36名同学办理入学绿色通道,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组织好2009年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今年共申报国家助学金共306名,合计55.7万,有效解决了我院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协助做好2009级新生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工作,本学年共有112人办理国家助学贷款,21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51人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续贷;做好已毕业学生助学贷款的催交等工作;本学年共有三名贫困学生获取减免学费资格;提供了3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树立具有自强自立精神的贫困生典型,鼓励其他学生克服困难,自强自立,逆境成才。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的帮助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学院已经涌现出了向谭向虎等自强自立的贫困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2.关注“心理弱势”,健全学生人格。

现在的学生心理成熟早、知识面广,但是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各类心理异常问题的比例日趋上升。2009年,学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注。通过排查,我院共有心理障碍学生81人,其中19人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为保证学生的情绪稳定,避免出现心理极端事件,学院采取积极措施,在军训期间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利用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新生心理状况;在每班设立心理卫生委员,要求班级心理卫生委员每周五向辅导员汇报“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辅导员定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对危机学生按照不同程度、不同产生原因进行分类,及时干预、重点关注,定期谈话以追踪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建立心理危机学生干扰机制,由班长、心理卫生委员、寝室同学负责密切关注重点学生,及时上报;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通知其家长,与家长共同商议解决办法,今年先后发生数起个别学生上网成瘾以及患有心理疾病的突发事件,有关辅导员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处置,妥善解决问题。

3、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

以安全、文明、有序为目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扎实做好2009届毕业生离校工作。毕业班辅导员在离校阶段坚持每天晚上值班,深入班级宿舍,周到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组织参加2009届学生学位授予仪式和学院毕业典礼,完成了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毕业生离校和档案整理派送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顺利完成。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基础好、经济负担小的学生继续学习深造,为寻求更好的就业道路打下基础,371名毕业生中共有129人就读硕士研究生;开展了“透视经济危机 展望就业形式”大型讲座、积极对外联系用人单位等,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89.5%,位居学校前列;目前学院已全面启动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举办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系列讲座;推进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吉林大学创业计划竞赛。

4、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

我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136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10,这部分学生大都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山区,文化、风俗习惯与其它民族同学差异较大,学习基础较差、家庭经济困难多,在对其教育管理上学院以树立先进典型和发挥民族学生优势为切入点,形成其他少数民族同学互相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生不断实现自身提高;鼓励少数民族生踊跃参加集体活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开展“民族团结 共谱华章”系列团日活动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生能歌善舞的艺术才能和优势,使其在各种有益活动中与其它同学广泛接触, 互相了解, 增进友谊, 并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品尝成功, 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树立坚强的自信心。

七、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推动阳光爱心学校特色活动

吉林大学阳光爱心学校是由4166am官网登录团委发起,在长春市团委的支持下,于20021123日成立的一所社会公益性学校。学校自成立以来,坚持弘扬“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儿做起,四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312月阳光爱心学校的活动被共青团长春市委评为“十大创新活动之一”,20043月,阳光爱心学校被团中央评为第五届“全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集体”,20045月被共青团长春市委评为“十佳青年志愿者集体”。 长春市副市长 安莉 女士、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韩晓峰 教授先后为爱心学校题词,给予阳光爱心学校工作的充分肯定,并表示积极向全社会推广这种爱心助学形式。目前,阳光爱心学校已经先后为长春市第十四中学、长春市第八中学、长春市第三十九中学、长春市第六十九中学、吉林省孤儿学校、长春市第四十一中学、东光子弟中学、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长春市龙子心希望小学9所学校的学生补课,建立了长春市第十四中学,长春市东光子弟中学,长春市北安社区,长春市湖滨社区,长春市龙子心希望小学,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七个爱心基地,拥有注册爱心教师1900人,其中本科生1790人、研究生95人、博士生12人、在职教师3人,累计为贫困学生补课696人次。

我院阳光爱心学校始终以志愿服务为宗旨,号召莘莘学子献出爱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为长春市贫困中小学生提供义务的课外辅导;与解放大路中学签署了基地启动协议,拥有了阳光爱心学校第七个基地;邀请天德文化传播公司经理 娄宁 女士对爱心教师进行培训,及时解决义务辅导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的为贫困中小学生服务;爱心学校精心策划组织了以“携爱同飞翔”为主题的“班级助学基金”活动,号召在校大学生每月省下两元的零花钱,为贫困家庭孩子送温暖、送爱心,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好评;为纪念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以及五四运动九十周年,阳光爱心学校在长春市文化广场举办了主题为“点亮蜀光,放飞希望”的大型公益活动,为来自四川茂县、现就读于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的两百名灾区学生送去关怀与温暖;爱心学校创办了报纸《爱心家园》,第二、三期已经发送到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南岭校区的学生公寓,将爱心播撒每个人心田,号召更多人步入爱心奉献行列。

暑期,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学生到甘肃省会宁县铁木山小学进行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期间他们组织了各种文体活动,给孩子们播放电影动画等,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与孩子们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活动中,学生们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他们为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学院积极号召在校大学生热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树立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价值观,回馈社会,感恩社会,希望大家将爱心播撒人间。

 

以上是材料学院学生工作简要总结,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定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我们知道要把材料学院的学生培养成一流得人才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我们将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摸索经验,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10 14日       

友情链接